现代解析
“进退失措”这个成语,描述的是人在面临选择时,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感到慌乱无措的状态。就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,往前走怕有危险,往后退又心有不甘,左右为难,脑子一片空白,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。
它的精髓在于刻画了一种典型的“决策瘫痪”心理:当压力过大或情况复杂时,人容易陷入过度思考的泥潭。比如工作中突然接到高难度任务,既怕搞砸了丢面子,又怕拒绝会失去机会,这种纠结到手足无措的样子,就是“进退失措”的生动体现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四个字就精准捕捉了人类共通的脆弱瞬间。我们生活中都经历过类似场景——考试时遇到难题卡壳、表白前反复犹豫、面对重要选择时头脑发懵。它提醒我们:关键时刻的慌乱很正常,但更重要的是冷静下来,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时间。
周煇
周邦之子,泰州人。南宋绍兴年间曾应试博学鸿词科,后来曾到金国,晚年隐居钱塘清波门。隐居多年,不愿为仕,以藏书为事,父子以师友相称,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,亦简亢自高,不予报谢。家有藏书数万卷,并乐于为他人借阅,他曾写有《借书》一文,间接地批评了古代藏书家“借书不孝”的藏书观点,说“借书一瓻,还书一瓻,后讹为痴,殊失忠厚气象”。他提出藏书是为致用而藏。并告诫子孙首要读其所藏之书,再要世守家藏图书。 著有《清波杂志》十二卷,为笔记体著作,内容多为宋人杂事,于宋代官制有一定史料价值。还著有《清波别志》三卷和《北辕录》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