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今论古

出自 元代 张可久 《端正好·渔乐》

释义: 谈论古往今来的人和事。形容话题广泛。亦作:[[谈今说古]]

现代解析

“谈今论古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聊现在的事,说过去的理”,就像一群人围坐在一起,一边唠家常,一边讲历史故事。它生动描绘了人们交流时既关注当下生活,又回味传统智慧的场景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对话方式——不割裂古今。比如爷爷和孙子聊天,既会讨论最新的手机游戏,也会提起“凿壁偷光”的古人勤学故事。这种交流不是简单的怀旧,而是用历史经验来对照现实,比如用“愚公移山”的毅力鼓励孩子面对学习困难。

更深一层看,它体现了我们文化中“以史为镜”的智慧。就像炒菜时既要看火候(今),也要记得妈妈教的秘诀(古),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古今结合着思考。现在常说的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其实就是“谈今论古”的现代版——让古老的智慧继续为今天服务。

张可久

张可久(约1270~1348以后)字小山(一说名伯远,字可久,号小山)(《尧山堂外纪》);一说名张可久肖像(林晋生作)可久,字伯远,号小山(《词综》);又一说字仲远,号小山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庆元(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)人,元朝重要散曲家,剧作家,与乔吉并称“双壁”,与张养浩合为“二张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