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然变色
出自 《孟子·万章下》
释义:形容人因发怒生气而脸色大变。《三国演义.第四三回》:“孙权听了孔明此言,不觉勃然变色,拂衣而起,退入后堂。”也作“勃然作色”、“勃然色变”。
现代解析
“勃然变色”这个成语很好懂,就是形容一个人突然变了脸色,通常是因为生气或受到强烈刺激。比如有人听到一句冒犯的话,瞬间笑容消失、脸色铁青——这就是“勃然变色”的生动写照。
它的精髓在于用“勃然”这个状态词强调变化的突然性:不是慢慢不高兴,而是一秒破防,情绪像被点燃的炮仗一样瞬间爆发。这种画面感让成语特别有冲击力,我们甚至能脑补出当事人瞪眼拍桌子的场景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自带“情绪测量仪”功能。同样是变脸色,“面红耳赤”可能是害羞,“大惊失色”侧重恐惧,而“勃然变色”专指被惹怒时的表情管理失败,精准锁定愤怒瞬间,堪称古人造词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