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不举遗
出自 《新唐书·阚祾传》
释义:同'道不拾遗',遗:丢失的东西。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。形容社会风气良好。也作“路不拾遗”。
现代解析
“道不举遗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路上没人捡别人丢的东西”,用来形容社会风气极好,人们品德高尚,路不拾遗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社会风气的体现——它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,人人自律,不贪小便宜,甚至看到别人遗失的物品也不会据为己有。
2. 道德自觉的结果——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和公德心,不需要法律强制,大家自然而然遵守规则。
3. 对比现实的反差——如今常说“捡到东西要交公”,恰恰说明现实中做到“路不拾遗”很难,所以这个成语更像一种对淳朴时代的向往。
举个例子:
如果手机掉在地上没人捡,反而有人主动帮忙寻找失主,这种场景就可以用“道不举遗”来形容。它不仅是行为规范,更是一种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信任感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简单的四个字,勾勒出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图景,让人心生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