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不亢不卑”就像与人相处时的一把尺子:既不用踮着脚装高大,也不用弯着腰装卑微。
想象一个职场新人见大领导:如果点头哈腰、说话发抖,反而显得没底气;要是昂着头夸夸其谈,又让人觉得轻浮。真正聪明的人会站直身子,用平常语气清晰表达想法——这就是“不亢不卑”的生动体现。
它的智慧在于把握“平等感”:
1. 对内:清楚自己的价值,不因对方身份高就自我贬低;
2. 对外:尊重他人,不因自己占理就盛气凌人。
比如服务员面对挑剔的顾客,最好的态度不是忍气吞声或硬碰硬,而是礼貌且坚定地解决问题。这种平衡既能保护自己,又能赢得他人尊重,是中国人推崇的处世之道。
曹雪芹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