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箭在弦

出自 陈琳 《为袁绍檄豫州》

释义: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势在必行。

现代解析

“如箭在弦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箭已经搭在弓弦上”,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,就像拉满的弓必须把箭射出去一样,没有回头路可走。

举个例子:公司决定裁员,名单已经拟定,就差正式通知了。这时候可以说“裁员如箭在弦”,意思是裁员这件事已经准备就绪,无法更改或停止了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“箭在弦”这个具体动作,生动表达了“势在必行”的紧迫感。它强调的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——前期准备已完成,只差最后一步行动,这时候任何犹豫或退缩都可能前功尽弃。

生活中很多事都符合这个状态:高考前的最后复习、婚礼前的筹备、创业项目启动前的准备……当所有条件都已具备,就差临门一脚时,“如箭在弦”就是最贴切的形容。它既传递出事情的紧迫性,也暗含了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的决绝意味。

陈琳

陈琳(?-217年),字孔璋,广陵射阳人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生年无确考,惟知在“建安七子”中比较年长,约与孔融相当。汉灵帝末年,任大将军何进主簿。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,陈琳曾谏阻,但何进不纳,终于事败被杀。董卓肆恶洛阳,陈琳避难至冀州,入袁绍幕府。袁绍失败后,陈琳为曹军俘获。曹操爱其才而不咎,署为司空军师祭酒,使与阮瑀同管记室。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与刘桢、应玚、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。 陈琳著作,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原有集10卷,已佚。明代张溥辑有《陈记室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