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面而立
出自 《书·周官》
释义:指面对墙壁。目无所见。比喻不学无术。亦作“面墙而立”。
现代解析
“墙面而立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脸对着墙站着”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遇到困难或问题时,既不前进也不后退,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,毫无办法的样子。
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一个人走到一堵墙前,突然停下脚步,既不尝试翻越,也不转身离开,只是直愣愣地盯着墙壁发呆。这时候,他可能心里一片空白,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。这种“卡壳”的状态,就是“墙面而立”要表达的意思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非常形象的画面,刻画了人在困境中手足无措的样子。墙代表着阻碍或难题,而“立”则突出了停滞不前的状态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——比如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一时想不出解决方案,或者生活中突然面临选择却犹豫不决,这时候就很容易陷入“墙面而立”的境地。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遇到困难时,光是站着发愁是没用的。要么想办法突破(翻越墙),要么灵活变通(绕开墙),总比困在原地强。它既生动表现了人的窘境,也暗含着对主动解决问题的呼唤,是个既形象又有深意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