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崖峭壁

出自 唐代 刘长卿 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》

释义:峭壁:陡而高的山崖。形容山势非常险峻。也作“悬崖绝壁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悬崖峭壁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高耸陡峭的山崖和石壁,形容地势极其险峻,几乎无法攀爬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自然景象,传递两种深层含义:
1. 形容现实的危险处境
比如一个人创业失败、负债累累,可以说他“站在悬崖峭壁边”,再走错一步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,画面感十足,比直接说“情况危急”更有冲击力。

2. 比喻难以突破的困境
就像徒手攀岩者面对垂直的岩壁,成语能生动表达“看似无路可走”的艰难。比如科研遇到瓶颈,用“突破知识的悬崖峭壁”来形容,既点明了难度,又暗含了挑战的勇气。

魅力在于“画面感”
不需要复杂解释,一听就能脑补出险峻的山崖。这种用具体景象表达抽象困难的手法,让成语既有力量感,又容易共鸣——毕竟谁生活中没遇到过几座“翻不过去的陡崖”呢?

刘长卿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