梗泛萍飘

出自 元代 张国宾 《罗李郎》

释义:断梗、浮萍在水中漂浮。比喻漂泊流离。

现代解析

《梗泛萍飘》这个成语,用大白话讲就是形容人像水上的树枝和浮萍一样,生活漂泊不定、没有根基。

拆解一下:
- “梗” 指折断的树枝或草茎,轻飘飘浮在水面,水流到哪儿它就漂到哪儿;
- “萍” 是浮萍,无根的水草,风一吹就四处移动。
两者都是被动随波逐流,完全没法掌控自己的方向。

实际用起来:
比如一个人为了工作常年换城市,或者因为战乱、灾祸被迫流浪,都能用这个成语形容。它不光说身体上的漂泊,还暗含一种无奈——像被命运推着走,自己却做不了主。

对比其他词:
和“居无定所”比,它更突出“被动感”;和“浪迹天涯”比,它没有浪漫色彩,反而带点心酸。

现代联想:
像今天大城市里的“漂族”,租房搬家、换工作换行业,也可以说是“梗泛萍飘”的状态。

精髓在于:
四个字画面感极强,瞬间让人想到无根漂浮的脆弱,比直接说“漂泊”更生动,还藏着对命运的感慨。

张国宾

张国宾,元代戏曲作家,演员。名一作张国宝,艺名喜时营(营一作"丰")。大都(今北京市)人。生平不详。钟嗣成《录鬼簿》载张国宾曾任教坊勾管(据《元史·百官志》,教坊司所属有"管勾"官,"勾管"或误)。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:《高祖还乡》已佚,《薛仁贵荣归故里》、《相国寺公孙合汗衫》及《罗李郎大闹相国寺》三种皆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