脍不厌细
出自 《论语·乡党》
释义: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同“兵不厌诈”。
现代解析
“脍不厌细”字面意思是“切肉丝不嫌切得细”,引申为对事情精益求精的态度。
这个成语背后藏着古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:
1. 表面看是技术活:古代没有现代刀具,把肉切得细如发丝需要高超刀工,体现做事不敷衍的认真劲儿。
2. 深层是态度哲学:就像现在人追求“工匠精神”,它传递的是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”的信念,哪怕别人觉得“差不多就行了”。
3. 生活智慧:小到做菜切肉,大到工作学习,提醒我们细节决定成败。比如同样做手工,有人随便粘合,有人却打磨每个接口——后者往往更可能做出精品。
有趣的是,这种“死磕细节”并非钻牛角尖,而是在重要环节追求极致。就像米其林厨师会精心摆盘,但不会纠结装菜的盘子是不是纯金打造——关键处的精细才是真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