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低首下心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低下头、压下心”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彻底服软、认输的态度。它比简单的“低头”更强烈,强调内心也完全屈服,不再有任何反抗或不服气的念头。
举个例子:想象一个平时很倔强的人,犯错后不仅承认错误,还真心诚意地接受批评,甚至主动配合弥补——这种从行为到心态的全面妥协,就是“低首下心”。它常用来描述强者被迫向更强势方屈服(比如战败国签订条约),或者固执的人最终被现实教训到心服口服的状态。
这个成语的生动之处在于,它用“低头+压住心思”两个动作,把抽象的心理状态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。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因为它通常带有“被迫屈服”的消极色彩,很少用于正面场合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