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侯服玉食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穿着王侯的华服,吃着精美的食物”,用来形容生活极度奢侈豪华,讲究排场。
它的精髓在于用两种最直观的享受——穿衣和吃饭,来代表整个生活的奢华程度。古人用“侯服”象征权贵的穿戴(比如绣金线的官服),用“玉食”比喻珍稀昂贵的食物(比如山珍海味),组合在一起,画面感极强,让人一眼就能想象出那种挥金如土的生活状态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批判性。它表面是描写富贵,实则暗含讽刺,常用来批评那些挥霍无度、沉迷享乐的人。比如,历史上某些官员贪污腐败,“侯服玉食”却不顾百姓死活,就会被后人用这个成语钉在耻辱柱上。
简单来说,它像一句精辟的“弹幕”:用四个字戳穿浮夸生活的本质,提醒人们——过度追求物质享受,反而容易迷失本心。
班固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