彻首彻尾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答陈安卿书》

释义: 同“[[彻头彻尾]]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彻首彻尾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从脑袋到尾巴”,就像把一头动物从头到脚看了个遍。它用来形容一件事或一个人完完全全、里里外外都是某种状态,没有一点遗漏或例外。

举个例子:
- 如果说某人“彻首彻尾是个骗子”,等于说他从骨子里、从每一句话到每一个行动都在骗人,毫无真诚可言。
- 如果说一个方案“彻首彻尾失败了”,意思是它从设计到执行,每个环节都出了问题,彻底没救。

精髓在于“彻底性”
这个成语的生动之处在于用“头尾相连”的画面感,强调全覆盖、无死角。就像检查作业时,老师如果“彻首彻尾”批改,说明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。

使用注意
它通常带点夸张色彩,比如批评时显得更严厉(“彻首彻尾的谎言”),夸赞时显得更绝对(“彻首彻尾的天才”),所以用的时候要根据场合,避免过度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