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炼成钢

出自 刘琨 《重赠卢谌》

释义:比喻久经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
现代解析

“百炼成钢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铁块经过千百次锤炼,最终变成了坚硬的钢。

它用来比喻人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,变得非常坚强、优秀。就像打铁一样,铁胚要经过反复加热、捶打、淬火,才能去除杂质,提升韧性,最终成为有用的钢材。人生也是如此,只有经历各种困难、挫折和考验,才能变得更强大、更成熟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强调“磨炼”的重要性——真正的成长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,而是通过不断挑战自我、克服困难实现的。它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吃苦,因为每一次挫折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机会。

比如,一个运动员想要成为冠军,必须经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;一个科学家想要突破技术难题,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。这些过程虽然辛苦,但正是这些“锤炼”让他们最终“成钢”。

简单来说,“百炼成钢”告诉我们:困难不是绊脚石,而是成长的阶梯。

刘琨

刘琨(271年—318年6月22日),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无极县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,晋朝政治家、文学家、音乐家和军事家。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,后累迁至并州刺史。永嘉之乱后,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,抵御前赵。315年,刘琨任司空,都督并、冀、幽三州诸军事。不久并州失陷,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,并与之结为兄弟,后驻军征北小城。318年,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。刘琨善文学,通音律,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刘琨集》9卷,又有《别集》12卷。明人张溥辑为《刘中山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