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到擒来

出自 明代 吴承恩 《西游记》

释义:擒:捉拿。手一伸就把敌人捉拿。比喻做事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。也作“手到拿来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手到擒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一伸手就能抓住”,用来形容做事非常轻松、毫不费力就能成功。它背后传递的是一种自信和掌控感,就像抓一只已经跑不掉的猎物一样简单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强调“准备充分”和“能力到位”带来的高效结果。比如:厨师对一道菜反复练习,最后做起来“手到擒来”;程序员熟悉代码后,修复漏洞也能“手到擒来”。它暗示成功不是偶然的,而是前期积累的自然呈现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动作画面感(伸手+擒获)替代抽象说教,让“轻松达成”这个抽象概念变得鲜活。使用时要注意语境——通常形容有把握的事,如果用来描述需要努力的任务(比如高考),反而会显得夸张或不切实际。

吴承恩
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