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鞍思马

出自 宋代 石介 《徂徕石先生文集·三·感兴》

释义:看到马鞍想起马。比喻触类相思。

现代解析

“见鞍思马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看到马鞍,就想起曾经骑过的马。它用来形容人因为看到某个熟悉的事物,而触景生情,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经历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品(马鞍)和动物(马),生动地展现了人类联想记忆的特点。就像我们偶然翻到旧照片会想起老朋友,闻到某种香味会记起童年的家一样,“见鞍思马”揭示了我们大脑中事物之间的情感联结。

它通常用在两种情境中:
1. 表达对过去人事物的怀念,比如看到老物件就想起从前。
2. 提醒人们要从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,就像通过马鞍联想到马的存在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把抽象的情感体验,用具象的生活场景表达出来,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。即使现在很少有人骑马,但我们依然能理解这种“睹物思人”“触景生情”的体验,这正是成语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。

石介

石介(1005-1045)字守道,一字公操。兖州奉符(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)人。北宋初学者,思想家。宋理学先驱。曾创建泰山书院、徂徕书院,以《易》、《春秋》教授诸生,“重义理,不由注疏之说”,开宋明理学之先声。世称徂徕先生。“泰山学派”创始人。关于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道统”、“文道”等论对“二程”、朱熹等影响甚大。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、道教、标榜王权,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。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。曾作《怪说》等文,抨击宋初浮华文风。著有《徂徕集》二十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