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身是胆

出自 宋代 陈著 《宝鼎现·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》

释义: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

现代解析

“浑身是胆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全身上下都是胆子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子特别大,什么都不怕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手法,把“胆量”想象成填满全身的东西,就像血管里流的不是血,全是勇气。这种人遇到危险不退缩,面对强敌敢硬刚,比如战场上冲锋的战士、探险中直面风险的勇者,或者生活中坚持正义、敢说真话的人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既直白又有画面感——一听就能联想到一个昂首挺胸、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。但它不只是夸人莽撞,更强调一种由内而外的坚定和魄力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的赵云单枪匹马救阿斗,就是“浑身是胆”的典型例子。

简单说,它夸的是那种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硬气,是普通人面对困难时最想拥有的精神铠甲。

陈著

(一二一四~一二九七),字谦之,一字子微,号本堂,晚年号嵩溪遗耄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寄籍奉化。理宗宝祐四年(一二五六)进士,调监饶州商税。景定元年(一二六○),为白鹭书院山长,知安福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