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威大震

出自 清代 赵翼 《瓯北诗钞》

释义: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,使人非常震动。

现代解析

“声威大震”这个成语,就像一个人突然在人群中爆发出惊人的气势,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。它形容的是名声和威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,影响力突然变得非常大,就像一声惊雷炸响,让周围的人都不得不注意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,突然推出一款革命性产品,市场反响热烈,媒体争相报道,同行纷纷侧目——这就是“声威大震”。它强调的不是缓慢积累,而是那种“一鸣惊人”的爆发力,带有强烈的冲击感和戏剧性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“声”和“威”两个字的组合,既包含实际的声音(如众人传颂),又包含无形的气势(如威慑力),而“大震”更是用夸张的动作感,把抽象的影响力写得活灵活现。就像看烟火突然在夜空炸开那一刻,既听得见声响,又看得见光芒四射的效果。

赵翼

赵翼(1727年~1814年1月10日)清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云崧,一字耘崧,号瓯北,又号裘萼,晚号三半老人,汉族,江苏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贵西兵备道。旋辞官,主讲安定书院。长于史学,考据精赅。论诗主“独创”,反摹拟。五、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,嘲讽理学,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,与袁枚、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。所著《廿二史札记》与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》、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