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送暖偷寒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送温暖,偷走寒冷”,但实际用来形容一种表面关怀、背后算计的两面派行为。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有人当面对你嘘寒问暖,表现得特别关心,背地里却悄悄使绊子,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暗中损害你。这种“表面送温暖,实际捅刀子”的做法,就是“送暖偷寒”的典型表现。
它的精髓在于揭露了一种虚伪的社交现象——用友善的伪装掩盖真实的恶意。成语中的“暖”和“寒”形成鲜明对比,生动地刻画出表里不一的矛盾感。
使用场景:
- 职场中,同事嘴上夸你,背后抢功劳;
- 朋友假装关心你,实则套取隐私散播谣言;
- 商家宣传“为顾客着想”,实际暗藏消费陷阱。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警惕那些过分热情的“好心人”,学会分辨真假善意。
王实甫
王实甫(1260年-1336年),名德信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。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杂剧《西厢记》的作者,生平事迹不详。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,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,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,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,成为中国戏曲史上“文采派”的杰出代表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《破窑记》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,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。另有《贩茶船》、《芙蓉亭》二种,各传有曲文一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