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清静静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意思是安安静静,不嘈杂

现代解析

“清清静静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“又干净,又安静”,但它的内涵可不止这么简单。

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一个阳光柔和的早晨,你推开窗户,没有嘈杂的车声,没有忙乱的脚步声,只有微风轻轻吹过,树叶沙沙作响。屋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,没有杂物堆积,你的心也跟着放松下来——这就是“清清静静”的感觉。

它不仅仅形容环境的整洁和安宁,更强调一种心灵上的舒适。比如:
1. 生活状态:一个人远离纷扰,过着简单有序的日子,可以说“他退休后,日子过得清清静静”。
2. 内心感受:遇到烦心事时,找个地方独处,整理思绪,也能用“让我一个人清清静静待会儿”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最朴实的词语(“清”和“静”)传递了一种现代人特别向往的境界:不杂乱、不浮躁,既有外在的秩序感,又有内在的平和。

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总被琐事缠身,或者心里装太多烦恼,就难有“清清静静”的体验。所以它也在提醒我们:偶尔给生活做减法,才能更接近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