摧枯拉腐
出自 《三合会讨满清檄文》
释义:见'摧枯折腐',摧折枯枝腐木。比喻极容易办到。
现代解析
“摧枯拉腐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折断干枯的树枝,扯开腐烂的木头”,听起来像是在干农活,但其实它比喻的是解决那些已经衰败、腐朽的事物时,毫不费力、轻松搞定。
想象一下:秋天干透的树枝,一掰就断;潮湿腐烂的木头,一扯就碎。用这种画面感来形容处理问题,就特别生动——比如打败一个内部早已涣散的对手,或者改革一项漏洞百出的旧制度,就像“摧枯拉腐”一样容易。它强调的不是蛮力,而是抓住事物脆弱衰败的本质,顺势而为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用最日常的自然现象(枯枝腐木),把“解决问题时的势如破竹”形容得鲜活又接地气。既带点“痛打落水狗”的犀利,又暗含“时机成熟,事半功倍”的智慧,属于那种一听就懂、一用就准的狠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