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世流芬

出自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

释义:美名永传于后世。

现代解析

“百世流芬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香气流传百世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美好名声、高尚品德或杰出贡献,能够长久地被后人传颂和铭记。

打个比方,就像一朵特别芬芳的花,它的香气不会随着时间消散,反而能飘得很远很久,让后来的人也能闻到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美好”和“长久”的结合——不仅要做得好,还要让这种“好”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
它常用来赞美那些对社会、文化或历史有深远正面影响的人物或事件。比如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造福人类的技术,或者一位诗人写下震撼人心的作品,他们的成就就像“香气”一样,穿越时代依然能被后人感受到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用“香味”这种具体可感的东西,比喻抽象的名声和影响力,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“美好流传”的意境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热闹,而在于能否留下值得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。

李渔

李渔(1611-1680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汉族,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、戏剧理论家、美学家。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、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、“东方莎士比亚”,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、文化产业的先行者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一生著述丰富,著有《笠翁十种曲》(含《风筝误》)、《无声戏》(又名《连城璧》)、《十二楼》、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一家言》等五百多万字。还批阅《三国志》,改定《金瓶梅》,倡编《芥子园画谱》等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