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天蟠地

出自 语出 《礼记·乐记》

释义:谓充塞天地之间。语本《礼记•乐记》:“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,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。”

现代解析

“极天蟠地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顶到天,盘绕地”,形容某种事物或力量极其宏大,贯穿天地,无所不在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视觉化的震撼:想象一棵参天巨树,树梢直插云霄(极天),根系深扎大地(蟠地),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压迫感。比如形容一场暴风雨来临时,乌云遮天蔽日,狂风席卷地面,就能用“极天蟠地”表现那种天地都被笼罩的气势。

2. 力量的极致:它强调的是一种“全覆盖”或“无孔不入”的强大状态。比如历史上某些帝王权力极大,控制着上至朝廷、下至民间的方方面面,可以说他的统治“极天蟠地”。

3. 文学中的张力: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和动态感。诗人可能用它描写神话中巨龙的威势(龙身缠地,龙首冲天),或比喻一种思潮席卷全社会(如某种思想影响从精英到百姓,无人能逃)。

使用注意
- 现代口语中用得较少,但适合书面语或强调夸张效果的场景,比如“谣言极天蟠地,闹得满城风雨”。
- 和“铺天盖地”类似,但更突出“纵向贯通”(天地之间)而不仅是横向覆盖。

简单来说,它就是把“大到没边”这件事,用天地之间的空间感生动地拍在你眼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