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天一色

出自 唐代 王勃 《滕王阁诗序》

释义:水光和天色浑然一体,无法分辨。形容水域辽阔。

现代解析

“水天一色”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开阔的自然画面:站在水边远望,水面和天空连成一片,颜色交融,分不清边界。它传递的是一种宁静、和谐、无边无际的美感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两种深层含义:
1. 形容视野极度开阔的场景,比如站在大海边、大湖边,看到水和天在远处相接的壮观景象;
2. 比喻事物浑然一体、和谐统一的状态,比如形容一幅水墨画中水墨交融的意境,或者两个人思想高度契合的关系。

它的魅力在于能瞬间激活人的画面感——即使没见过大海的人,也能通过这个成语想象出那种水天相接的辽阔。我们生活中遇到这些场景时,比如:
- 在洱海边看晚霞染红湖面和天空
- 坐飞机时透过舷窗看到海平线
- 雨后积水的马路倒映着蓝天
都会自然想起这个成语,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这种天地交融的视觉体验。

王勃

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