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心斗角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阿房宫赋》

释义:见“钩心斗角”,原指宫室建筑的结构精巧工致,后用来比喻各用心机,明争暗斗。

现代解析

“勾心斗角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把房梁的木头弯成钩子互相交错,让屋角的斗拱相互对抗”,听起来像在描述古代建筑的技术活儿,但其实它比喻的是人和人之间那种暗地里较劲、耍心眼的状态。

想象一下:办公室里表面一团和气,背地里有人打小报告、抢功劳;朋友圈里有人假装关心你,实际在套你的隐私。这种不直接撕破脸,却用各种隐蔽手段互相算计的行为,就是“勾心斗角”的典型表现。它和光明正大的竞争不同,更像一种“暗战”——没有硝烟,但处处是陷阱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用建筑结构的复杂来比喻人际关系的扭曲。盖房子需要木头严丝合缝,但人和人之间如果也像榫卯一样互相咬住不放,关系就会变得窒息。它提醒我们:与其耗费精力在暗处角力,不如把心思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