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碧万顷

出自 宋代 范仲淹 《岳阳楼记》

释义:顷:一百亩。形容碧绿的天空或水面无边无际。

现代解析

“一碧万顷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一片碧绿,广阔无边”,通常用来形容天空、湖海或田野等自然景象的辽阔和纯净。它的精髓在于用极简的语言,唤起人们对壮美自然的直观想象。

比如,想象你站在湖边,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清澈湖水,阳光洒下来,整个水面像一块巨大的翡翠,闪闪发亮——这就是“一碧万顷”的画面感。它不单说颜色“碧”,也不单说面积“大”,而是把两者结合,让人瞬间感受到一种开阔、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“以小见大”:
1. 数字对比:“一”和“万”形成强烈反差,用“一”种颜色(碧绿)概括“万顷”空间,突出纯粹与浩瀚的统一。
2. 动态联想:虽然写的是静态景色,但“碧”字让人联想到波光流动,“万顷”暗示视野的延展,画面是活的。
3. 情感共鸣:这种辽阔感会让人心情舒畅,仿佛烦恼都被“稀释”在广阔的碧色中,适合表达豁达、自由的心境。

实际使用时,可以形容草原、晴空、竹林等任何大面积的绿色景象,甚至比喻人心胸开阔(如“他待人如一碧万顷,毫无芥蒂”)。简单四个字,胜过千言万语的风景描写。

范仲淹

范仲淹(989-1052年),字希文,汉族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世称“范文正公”。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,写有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