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将勤补拙”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很朴实的道理:如果觉得自己不够聪明,那就用勤奋来弥补。
它承认人天生有差异——有人学东西快,有人反应慢一点,但这不代表“笨”的人就注定落后。就像跑步,起步慢的人如果肯花更多时间练习,照样能追上甚至超过那些起步快却偷懒的人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:
1. 不找借口:不抱怨天赋,而是主动行动。
2. 长期主义:用持续的努力积累优势,而不是指望突然开窍。
比如学习中,一道题别人做一遍就会,你做三遍才懂,表面看是“笨”,但正因为多练这三遍,反而掌握得更扎实。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,肯下“笨功夫”的人,最后往往走得更稳更远。
它提醒我们:天赋决定起点,勤奋决定终点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