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深信不疑”就是打心眼里完全相信,一点儿都不怀疑。
比如你最好的朋友告诉你一个秘密,你听完后根本不会去想“这是真的吗?”,而是直接认定“他说的肯定没错”。这种信任不是表面应付,而是从心底扎根的坚定,就像人不会怀疑“太阳每天会升起”一样自然。
它的魅力在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,或对某种观念毫无保留的信任。但这种“不疑”也可能有风险——如果盲目相信错误的事,就可能吃亏。所以这个词既褒义(比如对科学真理的坚信),也可能带警示(比如轻信谣言)。
简单说:它刻画了一种“完全交付真心”的状态,但用的时候得看对象值不值得。
蒲松龄
蒲松龄(1640-1715)字留仙,一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,自称异史氏,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。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。19岁应童子试,接连考取县、府、道三个第一,名震一时。补博士弟子员。以后屡试不第,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。为生活所迫,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,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,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,舌耕笔耘,近40年,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。1715年正月病逝,享年76岁。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