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喣山动

出自 李东阳 《余肃敏公传》

释义:同'众喣漂山',众人吹气﹐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

现代解析

“众喣山动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许多人一起吹气,连山都能被撼动”。它讲的是团结的力量——当无数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时,哪怕每个人的力量很微小,汇聚起来也能创造惊人的改变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夸张的画面感讲透一个朴素的道理:
1.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:就像蚂蚁搬家,一只蚂蚁叼不动树叶,但成千上万只蚂蚁协作就能搬运远超它们体型的东西。
2. 坚持的价值:吹一口气对山毫无影响,但如果大家持续不断地吹,量变就会引发质变。
3. 方向的统一性:如果有人朝东吹、有人朝西吹,力量就会互相抵消。比喻做事需要目标一致。

今天我们用这个成语,常用来鼓励团队合作(比如抗疫时全民配合),或者提醒反对声音(比如网络暴力中无数恶评的叠加伤害)。它像一面镜子,既照见团结的伟力,也映出盲从的危险。

李东阳

李东阳(1447年-1516年),字宾之,号西涯,谥文正,明朝中叶重臣,文学家,书法家,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。湖广长沙府茶陵州(今湖南茶陵)人,寄籍京师(今北京市)。天顺八年进士,授编修,累迁侍讲学士,充东宫讲官,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,直内阁,预机务。立朝五十年,柄国十八载,清节不渝。文章典雅流丽,工篆隶书。有《怀麓堂集》、《怀麓堂诗话》、《燕对录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