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全反真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》

释义:回归到完善的、原本的境界。

现代解析

“归全反真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回到完整的状态,返归本真的模样”。它讲的是一个人经过世事打磨后,重新找回最初纯粹的自己,就像剥开层层外壳,露出最内核的真实。

举个例子:年轻时我们可能为了迎合别人而伪装自己,戴上面具生活;但随着年龄增长,渐渐厌倦了虚饰,开始勇敢做自己——这种卸下伪装、回归本心的过程,就是“归全反真”。它强调的不是倒退,而是历经成长后对初心的清醒认知,就像一棵树经历风雨后反而更挺拔地朝向阳光生长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既承认人生需要历练(“全”),又提醒我们别在过程中迷失本质(“真”)。就像手机用久了要恢复出厂设置,人有时候也需要这种“精神重启”,找回那个最简单、最快乐的自己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