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卧风餐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舟中》

释义:形容生活飘泊不定。

现代解析

“雨卧风餐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在雨中躺卧,在风里吃饭”,听起来就挺辛苦的。它形容人生活条件特别艰苦,居无定所,吃饭睡觉都在露天环境下,风吹雨打都得忍着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自然现象——风雨,来放大生活的艰难。你想啊,连最基本的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,得忍受恶劣天气,那日子得多难熬?它特别适合用来描述古代行军打仗的士兵、逃荒的百姓,或者现代那些在野外工作、风里来雨里去的人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。四个字一出来,你脑子里立刻能浮现出一个人蜷缩在雨中,捧着饭碗被风吹得睁不开眼的场景。比直接说“生活很苦”更有冲击力,让人一下子体会到那种狼狈和心酸。

现在我们也常用它来形容工作环境差,比如建筑工人、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。虽然现在有雨衣帐篷,但本质还是说“干这行不容易”。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带着对当事人坚韧精神的敬佩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