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善乐施
出自 《史记·乐书二》
释义:见“乐善好施”,:喜欢。施:施舍。乐意做好事,喜好施舍。形容人心地善良,乐于助人。也作“好善乐施”。
现代解析
“好善乐施”这个成语,讲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喜欢做好事、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。咱们拆开来看:
“好善”就是真心喜欢行善,不是被逼着做样子。比如看到老人提重物,不等人开口就上去帮忙;遇到捐款活动,自己主动掏钱还不留名。这种人做善事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,因为帮助别人能让他们真正快乐。
“乐施”更强调行动力——不仅心里认同善良,还特别愿意付出实际行动。比如邻居家孩子上学缺书包,马上买新的送去;听说灾区缺物资,连夜整理自家闲置衣物捐赠。关键在“乐”字,他们分享资源时是开心的,不会斤斤计较回报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“主动+快乐”的组合:善良不是任务,而是一种生活习惯;帮助别人时,自己内心也获得满足。就像生活中那些总爱默默搭把手的热心人,他们不图表扬,单纯觉得“能帮到别人真好”。这种品质让社会更有温度,也是咱们传统文化推崇的做人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