欺人自欺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朱子语类》

释义: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
现代解析

“欺人自欺”这个成语,说白了就是“骗别人,也骗自己”。它像一面照妖镜,专门戳破那些既想糊弄别人、又自我麻痹的行为。

举个例子:一个人考试作弊得了高分,嘴上吹嘘自己能力强,内心却害怕被发现。这种既对外装样子、又给自己找借口的行为,就是典型的“欺人自欺”。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用四个字就抓住了人性中一个普遍弱点——我们常常为了面子或利益,硬着头皮把假戏演下去,甚至骗到自己都信了。

它的魅力在于警示作用:骗别人或许能暂时得利,但自我欺骗就像给自己喂毒药。比如工作中敷衍了事却安慰自己“够好了”,最终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。成语用“自欺”二字点破关键:所有对外的欺骗,根源都是不敢直面真实的自己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