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衣偷食

出自 班固 《汉书·韩信传》

释义:见“靡衣媮食”。美衣甘食,苟且偷生。

现代解析

“靡衣偷食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穿着华丽的衣服,偷偷摸摸地吃东西”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一种表里不一的虚伪行为——表面光鲜亮丽,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。

举个例子:比如某公司高管在公开场合总是西装革履、满口仁义道德,私下却克扣员工工资、收受贿赂,这就是典型的“靡衣偷食”。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穿衣和吃饭这两个日常动作的强烈反差,一针见血地戳穿了虚伪者的两面派嘴脸。

它提醒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,那些刻意炫耀的外在包装,反而可能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肮脏。就像童话里穿着新装的皇帝,越是用力显摆,越容易暴露真相。

班固
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