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张大其词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把话故意往大了说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效果,故意把小事夸大成大事,或者把普通的事情说得特别夸张。
举个例子:
- 有人只是感冒咳嗽,却对同事说:“我快不行了,浑身难受,可能要住院了!”这就是典型的“张大其词”。
- 商家广告里写“全球最好吃的薯片”,但实际味道很普通,这也是“张大其词”的表现。
它的核心在于“不实事求是”:
1. 目的性强:可能是为了博同情、吸引关注,或者推卸责任。
2. 容易露馅:夸张过头会让人感觉虚假,反而失去信任。
3. 和吹牛的区别:吹牛可能是为了显摆,而“张大其词”更偏向于刻意放大事实来达成某种结果。
使用场景:
- 批评别人说话浮夸:“你别总是张大其词,实话实说就行。”
- 自我提醒:“汇报工作时别张大其词,用数据说话更靠谱。”
幽默理解:
就像给气球拼命打气,表面看着很大,但一戳就破——话说得太满,反而容易翻车。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沟通要真诚,过分渲染可能适得其反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