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误再误

出自 《宋史·魏王廷美传》

释义:误:错误。第一次就错了,第二次又错了。形容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失误、犯错误。也指一再被拖延、耽误。

现代解析

“一误再误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第一次犯错后,紧接着又犯第二次错”,但它的核心内涵更深刻——形容人因固执或缺乏反思,在同一个问题上连续栽跟头,甚至让错误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。
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
有人炒股亏了钱,不甘心,又借钱加仓想翻本,结果亏得更惨。这就是典型的“一误再误”——第一次亏损是判断失误,但第二次的孤注一掷,才是把局面推向更糟的关键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两点:
1. 警醒重复犯错:它点出了人性弱点——我们常因面子、冲动或侥幸心理,不愿及时止损,反而用新错误掩盖旧错误。
2. 强调恶性循环:就像打补丁的衣服越补越破,“一误再误”暗示错误会自我繁殖,最终可能无法挽回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戳中了一种普遍的生活困境:小到拖延症(“今天没完成,明天继续拖”),大到国家政策(“用一个错误政策补救上一个错误”),都能看到这种“连环失误”的影子。

真正智慧的人,懂得在“一误”时就踩刹车,避免“再误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