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鸟兽散

出自 班固 《汉书·李陵传》

释义:好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,形容溃败逃跑的情景。

现代解析

“如鸟兽散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像受惊的鸟和野兽一样四散逃跑”,用来形容一群人突然慌乱逃窜的场面。它的精髓在于用动物本能反应来比喻人类失去组织、仓皇逃命的状态,画面感极强。

比如,战场上士兵突然溃败,或一群人听到坏消息后瞬间躲散,都可以用这个成语。它不单是“逃跑”,更强调“毫无章法、只顾自己”的狼狈——就像山林里一声枪响,鸟兽瞬间炸窝逃命,各奔东西。

这个成语的讽刺意味在于:平时可能团结或有秩序,但危机一来,人性里的自私和恐惧就暴露无遗。用动物作比,既生动又带点幽默,让听的人立刻能联想到“抱头鼠窜”“作鸟兽散”的滑稽画面。

班固
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