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尘拔俗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与王周彦长书》

释义:超、拔:脱离,超出。尘、俗:尘世,人间。超出尘世,脱离凡俗。形容修养、造诣等超过一般人,不同凡响。也作“超世拔俗”、“超尘出俗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超尘拔俗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与众不同,超越了普通人的境界,就像站在高处看世界,视角和层次都比常人更独特、更纯粹。

举个例子:普通人可能为了生活琐事烦恼,而一个“超尘拔俗”的人会更关注精神追求或远大理想,不被世俗的纷扰困住。比如陶渊明放弃官职归隐田园,在当时的世俗眼光里是“傻”,但他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,这就是一种“超尘拔俗”的选择。

这个词的关键在于“超越”——不是故作清高,而是自然达到更高的境界。就像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污秽,这种干净不是装出来的,而是本质如此。它赞美的是那些真正活出自我、不随波逐流的人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