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出班行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太原王公神道碑铭》

释义:班行:同辈,同列。优异的才能超过同辈。形容才华超群出众。

现代解析

“秀出班行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优秀到从同辈中脱颖而出”,就像一群学生里那个成绩拔尖、表现格外亮眼的人。它强调的是在同等条件或群体中,某人或某事物因为特别出色而显得与众不同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:
1. 对比中的卓越:不是单纯说“好”,而是通过和周围人、同类事物的比较,凸显出那种“碾压式”的优秀。比如一个团队里,有人能力远超同事,就是“秀出班行”。
2. 自然流露的出众:这种优秀不是刻意炫耀的,而是自身实力或特质自然散发的结果,像金子在一堆石头里自己会发光一样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简短的四个字,既表达了“厉害”,又暗含了“比周围人更厉害”的层次感。生活中可以用来夸人(比如“她的设计作品在比赛中秀出班行”),也能形容事物(比如“这款手机的性能秀出班行”),是一种含蓄又高级的赞美方式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